- · 《数字与缩微影像》刊物[08/03]
- · 《数字与缩微影像》征稿[08/03]
- · 《数字与缩微影像》投稿[08/03]
- · 《数字与缩微影像》栏目[08/03]
数字藏品渐热 首个行业自律公约出炉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数字技术正在不断给文创行业带来新生机,如最近风行的数字藏品,就集聚了诸多博物馆、艺术家、游戏等领域的知名IP,通过腾讯幻核、蚂蚁链粉丝粒等平台发售,让众多年

近年来,数字技术正在不断给文创行业带来新生机,如最近风行的数字藏品,就集聚了诸多博物馆、艺术家、游戏等领域的知名IP,通过腾讯幻核、蚂蚁链粉丝粒等平台发售,让众多年轻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博物馆”。但与此同时,行业内也存在一些假借数字文创,行炒作、诈骗之实的不规范行为,影响行业良性发展。
因此,10月31日,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中国美院、湖南省博物馆、安徽文交所、蚂蚁集团、京东、腾讯等机构共同发布了《数字文创行业自律公约》。
《公约》意在强化行业自律,共建良性的数字文创行业发展生态,助力中国文创产业发展。这是国内首个面向数字文创领域的行业公约,共包括赋能实体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行业发展、坚持原创正版、保证价值支撑、保护消费者权益、联盟链技术可控、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杜绝虚拟货币、防范投机炒作和金融化风险,以及防范洗钱风险等11项共识。
文博搭上数风潮
数字藏品的IP来源横跨各个领域,但和传统文化却碰撞出了格外瞩目的“火花”。正是看到了数字藏品这种形态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价值,蚂蚁链于不久前发起了宝藏计划,助力文旅业以数字藏品为载体、推进文创新形态发展。
就在10月29日中午12时,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数字藏品正式对外发行,通过支付宝搜粉丝粒小程序来购买和收藏。记者了解到,该批数字藏品共份,上线即售罄。
这并不是孤例。实际上,蚂蚁链粉丝粒发售的绝大多数数字藏品,都是“秒杀”款。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腾讯幻核APP,其此前上线的典藏“万花镜”数字民族图鉴也是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
除故宫、敦煌这样的顶级文博机构,地方省博也通过数字藏品的发售感受到了来自全国网友的热情,除上述越王勾践剑,湖南省博物馆的朱地彩绘棺、T型帛画也都在蚂蚁链粉丝粒上线即售罄。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表示:“通过数字藏品的方式,打造新的文化场景,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推广传统文化,不仅仅把文物保护的工作停留在博物馆层面,要把文物送到大家喜闻乐见的地方。”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以前在博物馆隔着玻璃柜,其实看不清楚,但3D数字藏品能看清楚文物上每一处细节,也能翻转、放大、缩小。技术还原了古文物的样子,感觉离历史更近了。”
王先福认为,文创不仅是文化衍生产品,更是用数字化技术和商品,传播到大众中去,这也是中华文明传播行动计划的重要创新部分。
数字藏品是中国的独特创新
今年3月,美国数字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在全球顶级拍卖行佳士得拍出了6934.625万美元的天价,成为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价格的第三名。随后,很多NFT数字艺术品也都拍出了令人咋舌的价格。这使得NFT成为新的财富风向标。
NFT即非同质化通证,通常与艺术品、音乐或视频等数字内容相关联,强调唯一性及不可分割性,其所关联的图片、音乐等,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认为,以太坊、Flow等公链,成为海外NFT的技术主流,但无准入门槛、无实名、无风险管控机制的公链系统为一些人留下可乘之机,具有泡沫性。
而国内的数字藏品,虽与NFT同样基于区块链技术,但却是一种独创的新形态,其内在逻辑和发展路径与NFT截然不同。数字藏品通常限量发售,也不得用于炒卖。
“蚂蚁链数字藏品锚定优质文化IP和艺术品等实物价值,坚持走低价普惠的B2C路线,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恶意炒作。”蚂蚁科技智能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对数字藏品的定位给出了清晰的解释。
此外,蚂蚁链粉丝粒目前仅支持数字藏品持有者、在持有180天后无偿转赠给符合条件的支付宝实名好友,需要强调的是,按照法律要求,转赠功能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变相炒作。
实际上,藏品的数字化,及数字化之后的版权保护是探索数字藏品等文创新形态的基础。针对这一点,蚂蚁链宝藏计划提出开放可信数字技术,结合区块链、3D、IoT、语音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了融合性技术解决方案。
这不仅提升了数字文化版权保护与转化效率,还增强了数字文创内容的互动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对其进行标记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同时使得数字作品在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真实可信,有效保护发行者版权和消费者权益。
文章来源:《数字与缩微影像》 网址: http://www.szyswyx.cn/zonghexinwen/2021/1102/1625.html